BP4000 平台:聚集打印加速类器官增殖 + 免消化染色优化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6-23

在类器官培养领域,如何突破细胞增殖分化效率的瓶颈、优化染色检测的技术流程,始终是科研工作者攻关的重要方向。傲睿科技BP4000细胞球构建平台凭借前沿技术创新,在人结直肠癌类器官培养中开辟了新路径,其技术价值已通过大量实践得到验证。


以下是基于BP4000平台的最新人结直肠癌类器官构建实践案例:

一、人结直肠癌类器官的构建


1. 收集人肿瘤组织块,放在 50 mL离心管中,每管含有45 mL冰预冷的adDMEM/F12(含100 U/mL penicillin-streptomycin,10 mM HEPES,1×GlutaMAX)。adDMEM/F12培养基中建议加入10 μM ROCK抑制剂(Y-27632),以提高细胞存活能力。将组织样本保存在这种培养基中,置于4 °C,直至开始分离。

2. 在解剖显微镜下用手术剪刀或手术刀和镊子尽可能去除非上皮成分。

3. 在10 cm的细胞培养皿中,使用手术剪刀或手术刀将组织切成1-3 mm3的小块,并转移至15 mL离心管。

4. 按表1配置组织消化液,现用现配,37 ℃预热。将组织消化液加入到含有组织碎块的离心管中,放在37 ℃摇床上孵育。


表1:结直肠消化液配方示例


5. 当混合物变得浑浊且剩余的组织碎片被破碎时,使用移液器上下吹打10-20 次,进一步促进组织破碎。从顶部加入10 mL adDMEM/F12培养基(含100 U/mL penicillin-streptomycin,10 mM HEPES,1×GlutaMAX),并在 4 ℃下以200 g离心5分钟,对细胞进行清洗。

6. 将沉淀重悬在10 mL adDMEM/F12培养基中(含100 U/mL penicillin-streptomycin,10 mM HEPES,1×GlutaMAX),并用70-100 μm细胞滤网进行过滤。

7. 对重悬和过滤后的细胞进行离心,在4°C下以200 g离心5分钟。吸出上清液,将沉淀重悬在含70%基质胶(Corning #356231)的类器官完全培养基中。用移液枪滴在24孔板底部,每孔50 μL。

8. 将接种好类器官的24孔板置于37°C培养箱内,孵育10分钟,使基质胶凝固。

9. 向每孔中小心加入500 μL类器官完全培养基,将24孔板置于37℃、5% CO2加湿培养箱内培养。

10. 每2-3天更换一次培养基,从各孔中小心吸出培养基,然后加入新鲜的预热培养基。培养5-7天即可长出结直肠癌类器官。


二、打印前的准备


1. 按表1推荐的量在需要打印的孔板中预铺70%的铺基质胶(adDMEM/F12稀释),并在周围的空白孔中添加无菌水以保证整块板子的湿度。37℃培养箱中孵育45-60分钟,使基质胶凝固。提前半小时将加湿器打开,使超净台中的湿度维持在70-80%。


表1:不同孔板中铺基质胶的量


2. 提前半小时将加湿器打开,使超净台中的湿度维持在70-80%。


三、人结直肠癌类器官细胞悬浮液的配制


1. 24孔板中培养好的人结直肠癌类器官,小心地吸去孔中的培养基,不要破坏Matrigel dome。每孔加入400 μL TrypLE Express,室温(15 – 25℃)孵育1分钟。

2. 使用TrypLE Express预先湿润1 mL的枪头,上下吹打20次,吹散凝固的dome。

3. 37℃培养箱中孵育5-10分钟。

4. 使用TrypLE Express预先湿润1 mL的枪头,将培养物转移到15 mL的离心管中。

5. 以290×g,2 – 8℃下离心5分钟,小心去除上清液。

6. 加入10 mL(2 – 8°C)冷的adDMEM/F12重悬细胞,再以200×g,2 – 8℃离心5分钟,小心吸出上清的adDMEM/F12,不要接触到细胞沉淀。

7.重新添加第2步中等体积的TrypLE Express,将细胞沉淀重悬,37℃培养箱中孵育5-10分钟,至大部分类器官成为单细胞悬液。

8. 以290×g,2 – 8℃下离心5分钟,小心去除上清液。

9. 加入10 mL(2 – 8°C)冷的adDMEM/F12重悬细胞,再以200×g,2 – 8℃离心5分钟,小心吸出上清的adDMEM/F12,不要接触到细胞沉淀。

10. 用adDMEM/F12重悬细胞,将细胞密度调整为1×106个/mL。


四、打印接种人结直肠癌类器官


1. 打开打印机电源, 点击设备归零键。

2. 安装打印头,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打印头Priming。

3. 将第二步中预铺基质胶的孔板(本示例为96孔板)放置在打印机孔板支架上。

4. 使用移液器吸掉打印头样品槽中的无菌PBS,吸取30 μL细胞悬液,缓慢加入到打印头的样品槽中,进行类器官打印,每孔打印2个循环(约500个细胞)。对照组,采用传统胶滴法,每孔5 μL胶滴(约500个细胞)。

5. 将打印好类器官的孔板放入37℃培养箱中孵育1小时。

6. 向孔板中缓慢滴加类器官完全培养基,放入37℃培养箱中培养。培养结果如图1所示。

图1:人结直肠癌类器官打印培养结果
图中标尺为500 μm


五、类器官的免疫荧光染色


该法适合通过打印方式接种后培养的类器官。

1. 从孔中移除培养基,缓慢加入200 μL不含钙镁的PBS清洗,重复2次,避免破坏类器官结构。

2. 吸去孔中的PBS,加入200 μL 4%PFA(多聚甲醛),4℃孵育45分钟。

3. 吸去孔中的PFA,缓慢加入200 μL不含钙镁的PBS清洗,重复3次。

4. 吸去孔中的PBS,加入200 μL OWB(配置方法:1 mL Triton X-100,2 g BSA,用PBS定容至1 L),4℃封闭30分钟。

5. 吸去孔中的OWB,加入100 μL 含有一抗的OWB,4℃过夜孵育。

6. 第二天,吸去孔中含一抗的OWB,加入200 μL OWB清洗,重复3次。

7. 吸去孔中的OWB,加入100 μL 含有二抗的OWB,室温避光孵育1.5小时。

8. 吸去孔中含二抗的OWB,加入200 μL OWB清洗,重复3次。

9. 吸去孔中的OWB,加入含1×DAPI浓度的OWB,室温避光孵育15分钟。

10. 吸去孔中含DAPI的OWB,加入200 μL OWB清洗,重复2次。

11. 显微镜拍照,图2是用PE公司的高内涵拍摄的人结直肠癌类器官Ki67染色结果。

图2:打印接种的人结直肠癌类器官
培养14天时的Ki67染色结果
标尺为200 μm

图3: 人结直肠癌类器官 绿色:Ki67,红色: F-actin,蓝色: 细胞核

图(A)打印后直接固定染色

利用打印方式构建类器官整体形态保存完整,染色背景清晰,操作更简单

图(B)胶滴法消化matrigel后固定染色

在消化matrigel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类器官丢失或碎裂情况


BP4000 平台产品概述

3D细胞球构建平台 BP4000


为傲睿科技自主研发的细胞球构建自动化平台,BP4000 通过整合液滴控制与精准打印技术,为类器官培养提供了标准化解决方案。 该平台以 “聚集打印 + 免消化检测” 为核心设计理念,可在基质胶(Matrigel)等 ECM 表面完成单细胞或细胞群落的定量接种,通过自动化程序构建粒径均一、空间分布可控的三维细胞阵列。从技术实现来看,其核心模块包括高精度液滴生成系统、智能温控培养单元及兼容多规格孔板的机械臂平台,能够满足从基础研究到高通量药物筛选的全流程需求。

 

在类器官培养领域,BP4000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在两大核心优势 —— 一方面通过聚集打印模式突破传统培养中细胞增殖效率的瓶颈,另一方面以免消化染色技术重构检测流程,这些突破正通过人结直肠癌类器官等实践案例得到充分验证。


01

优势一:突破细胞增殖分化效率的瓶颈


传统类器官培养中,细胞分布不均、局部密度不足是制约增殖分化效率的关键因素。


BP4000采用先进的聚集打印模式,通过精准的液滴控制技术,将细胞以优化的局部密度接种于基质胶表面,形成标准化细胞阵列。在人结直肠癌类器官培养实验中,BP4000每孔打印2个循环(约500个细胞)的聚集模式,与传统胶滴法相比,显著提升了细胞的空间聚集度。


这种高密度聚集打印带来了惊人的生长效率提升。实验数据显示,使用BP4000培养的结直肠癌类器官,其增殖分化速度较传统方法大幅提高。从培养结果图1可以清晰看到,打印组类器官在培养5-7天即可形成成熟结构,而传统胶滴法培养的类器官不仅生长周期更长,且结构完整性和一致性也明显逊色。


聚集打印形成的细胞微环境,有效促进了细胞间的信号传导与物质交换,为类器官的快速生长和功能分化提供了理想条件,这种高效的培养模式为后续的药物筛选和机制研究赢得了宝贵时间。


02

优势二:优化染色检测


在类器官研究中,免疫荧光染色是分析细胞功能和分子表达的重要手段。传统胶滴法培养的类器官在染色时,需要先溶解Matrigel基质胶,这一过程常常导致类器官丢失或损伤,严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BP4000技术彻底革新了这一流程,其打印的类器官可直接进行免疫荧光染色,无需溶解Matrigel。这一创新带来了多重优势。


首先,避免了Matrigel溶解过程对类器官结构的破坏,从图2和图3可以直观看到,打印组类器官整体形态保存完整,而胶滴法在消化Matrigel后容易发生类器官丢失或碎裂。


其次,直接染色操作更简单,减少了实验步骤和时间成本。更重要的是,这种方法获得的染色信号更强、背景更清晰,如图2所示,打印接种的人结直肠癌类器官培养14天时的Ki67染色结果,细胞核、Ki67和F-actin的标记清晰分明,为精确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优质样本。


BP4000的免消化染色技术,不仅提高了实验效率,更确保了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,为类器官功能研究开辟了新路径。


03

BP4000:让类器官研究更加高效精准


从聚集打印提升增殖分化效率,到免消化染色优化检测流程,BP4000细胞球构建平台在人结直肠癌类器官培养中展现出的技术优势,不仅解决了传统方法的痛点,更推动了类器官研究向高效化、精准化方向发展。


其标准化、自动化的操作模式,为大规模类器官库的构建和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了有力支撑,在肿瘤精准医疗、新药研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。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完善,BP4000有望在更多类型类器官的培养和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,为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带来更多突破。


A U R E